有「癌症之王」稱號的「胰腺癌」「又名胰臟癌」,是一種惡性程度很高,診斷和治療都很困難的消化道惡性腫瘤。生活中,我們對於心、肝、脾、胃、腎這類身體器官都能做到耳熟能詳,而對於胰腺器官的了解則是少之又少。本期,御醫簡談專欄內容將由香港臨床腫瘤專科醫生潘明駿醫生,為大家揭開有關胰腺疾病的「神秘面紗」。
什麼是胰腺和胰腺癌?
胰腺是身體內一個消化器官,位於人體的腹部深處,處於胃的後方,旁邊圍繞脾臟、肝膽和十二指腸。
胰腺背後有血管,包括動脈和大靜脈和神經纖維。雖然胰腺器官並不大,如同手掌般大小的它也是由頭部、頸部和尾部三個部分組成。
人體的胰腺功能主要包括內分泌功能和外分泌功能。
前者可分泌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,維持人體內血糖的穩定功能;而後者是分泌酵素,幫助消化人體內的脂肪、蛋白質等作用。
潘明駿醫生指出胰腺腫瘤其實可分為兩種分別是:內分泌腫瘤 「發病率接近1 成」和外分泌腫瘤 「發病率接近 9 成」。胰腺腫瘤病變時並不容易被我們發現,一旦發現多在中晚期,胰腺腫瘤近 5 年的生存率 < 1 %,所以提前預知檢查是十分重要的。
胰腺功能6項自我排查
早期胰腺腫瘤患者很大可能會誤認為胃病或者消化系統疾病,甚至以為是過勞現象,從而忽視它。那麼如何自己早些察覺這類疾病呢?
潘明駿醫生列出六項排查清單:
1.背部、腰部緊繃或者上腹部與飲食無關背部、腰部緊繃時且上腹無理由的疼痛時,很有可能是胰腺腫瘤侵蝕到神經纖維引起的疼痛症狀。
2.在吃了油膩、高脂肪的餐點後左側腹及左邊肩胛疼痛。由於胰腺會分泌酵素來分解食物的油脂,當人體吃進去的油膩或高脂肪含量食物時,可能腹部左邊會感到疼痛。這種情況出現時,需要我們引起十分注意。
3.常拉肚子、食欲不振、噁心、嘔吐等腸胃反應。長時間內,出現若出現腸胃不適,經常腹瀉等症狀,有可能因為酵素分泌出現問題。另外伴隨着食欲不振、反胃時,很大可能的病症正在影響胃部和十二指腸的位置。
4.身體常常疲憊不堪,長時間補覺仍覺得睏倦。患有胰腺腫瘤的患者,由於營養和血糖均為偏低,導致胰腺功能不能正常運作導致,大部分病人都會感覺到疲憊和睏倦的反應。
5.體重短時間內銳減。胰腺患者因為減少吸收、食欲不振,自然情況下體重會出現消減,暴瘦的現象。
6.飯後也常會出現冒冷汗頭暈不適等低血糖症狀。胰腺如有腫瘤,也會影響內分泌系統中胰島素分泌減少。也同樣出現糖尿病、血糖低等併發症風險。
如何預防和治療胰腺腫瘤?
我們都清楚疾病的預防遠大於治療,要想做好胰腺腫瘤預防,首先應該了解它的高發因素:
肥胖,減少攝入高脂肪含量的食物
飲酒,避免大量飲酒行為
三高(高血壓、高血脂及高血糖),保持合理飲食及運動習慣
除此之外,身體出現6項排查的症狀時,需要及時求診專科醫生。進行內窺鏡檢查,首先,在十二指腸進行刺針活組織檢查確認腫瘤是否存在?然後再通過正電子掃描或電腦掃描,來確定腫瘤擴散範圍大小?
潘明駿醫生表示胰腺腫瘤通常被分為四期,不同期的腫瘤,治療方案也是有所不同的。
若患者處於一、二期時,治療方案以手術切除為主。但到三期後,腫瘤侵蝕血管或者離血管很近,無法進行手術採用放射或化療治療;而後如患者已經進入四期癌細胞已擴散,建議採用藥物和化療治療。
晚期胰腺癌患者隨着病情惡化較快,癌細胞侵蝕神經纖維引起嚴重疼痛感,一般可以採用化療來減輕患者的疼痛感同時,最重要是可延長患者生命一般在6個月以上至一年。
由於胰腺腫瘤預後復發率高達一半以上,早期患者即使接受手術後同樣建議接受化療治療,根據臨床研究證明,潘明駿醫生建議手術後的輔助化療,有效減少復發率和延長患者壽命。
正確了解胰腺腫瘤疾病,做好預防和預知是關鍵,若疾病已經纏身需要及時求診專科醫生,避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期。